您当前的位置:开云 产改工作 他山之石

铸造“产改样板”,助力无锡跑出产业强市“加速度”

发布时间:2024-02-01 阅读量:

无锡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经验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典型案例;工会会员教育普惠平台被评为“全国互联网+工会普惠服务创新性平台”;全省设区市产改督查考核开始以来,无锡始终位列第一等次第一名;产改经验被国家推进产改协调小组办公室以“专报”形式向全国推介……

近年来,无锡市总工会以“四敢要求”激发担当作为,创新提出“试点探路、区域展开、全面覆盖”的“三步走”产改推进战略,循序渐进、深耕细作,成功铸造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改“无锡样板”,助力产业强市战略由高屋建瓴的“大写意”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精谨细腻的“工笔画”,拼出更高质量的“经济强”新图景,让无锡这颗太湖明珠越发璀璨夺目。

试点先行,构建产改先锋矩阵

前不久,无锡地铁行车设备部检修二车间信号维护1工班、车站设备部检修二车间屏蔽门检修工班、调度行车部控制中心调度4工班荣获“江苏省质量信得过班组”荣誉称号。这是无锡地铁集团创新打造“人才供应链”管理模式,深入推进产改取得的又一硕果。

近年来,无锡地铁集团坚持党建带工建,创建“服务型、技能型、学习型、创新型、共建型”特色“五型”党支部,构建“全工种”产业工人素质模型,设计岗位学习地图和培养路径,形成50个岗位胜任力模型和选拔标准、100套育人标准、23套岗位教材、500套培训课件、132部标准化作业视频、2960门在线课程,为产业工人“选、育、评”全流程管理提供标准化、规范化内容,着力打造“铸匠魂有方向、筑匠路有路径、炼匠艺有硕果、塑匠人有典范、践匠行有平台、暖匠心有温度”的“六匠六有”产改品牌,锻造了一支工匠型技能人才队伍,先后获得江苏省产改试点单位、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单位、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最佳聚才单位等荣誉。

在无锡,像无锡地铁集团这样的产改先锋还有很多。无锡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刘国伟告诉记者:“全市培育各级试点单位总数达1002家,其中全国项目试点单位1家、省级试点单位25家、市级试点单位88家、市(县)区级试点单位260家,乡镇街道级试点单位628家,实现了不同所有制、不同规模、不同产业结构的试点全覆盖,构建起了上下协同、多点联动、各具特色的产改试点先锋矩阵。”

与此同时,无锡市总工会坚持产改工作点上指导和面上推进相统一,及时帮助产改单位总结提炼经验,每年确定一个主题,评选汇编市级产改优秀案例四辑83个供企业参考借鉴,命名首批市产改示范企业10家,打造了红豆集团“四铸四有”、SK海力士“建设五有职工队伍”、国网无锡供电“三强五提升”等一批产改品牌,并通过举办产改培训、交流、观摩活动,不断放大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。实施国企产改三年行动,建立国企产改试点联盟,带动近百家国企参与产改,并将逐步覆盖到630家所有在锡央企、省属国企和市属国企,成功打造了具有无锡特色的产改样本。2021年4月,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无锡召开。

一园一策,培育产改特色风景

“我们建设多功能融合的职工之家和智慧园区管理平台,致力于营造‘沉浸式’产改环境,打造‘e匠人’生产生活的‘理想国’。”走进江阴市澄江跨境电商产业园,一股创新创业的朝气扑面而来。产业园副总经理、工会主席顾佳贝愉快地向记者展示了特色产业园区的产改新答卷。

澄江跨境电商产业园有在园企业193家800多名职工,涵盖跨境B2B、B2C业务和国际物流、法律及金融服务等。电商“e匠人”成为当地产业工人队伍里的一股新生力量。他们成立园区产改工作指导站,特聘园区内创业典型等担任联络员、观察员,聘请联盟院校专家、知名电商从业人员等组成专家团队,加强多方交流,推进产研共融。邀请阿里巴巴、亚马逊等开展电商和企业管理等“点单式”业务培训;邀请工会普法宣讲团举办“劳动争议常见类型分析与实务”讲座,开展“定制式”培训以及汇率避险、直播营销等线上线下“自助式”培训,与淮阴师范学院等院校建立产教联盟,开设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”实践基地,助推园区成功孵化电商生态企业60家,取得创新成果16个,创立商标38个。

“特色产业园区是我们精心选择的产改根据地和着力点,像澄江跨境电商产业园这样的产改新风景越来越多。”无锡市总工会副主席陈一方介绍说,近年来,无锡坚持“结合实际、问题导向、改革创新、循序渐进”的工作原则,选择在产业主题相对单一、产业工人相对集中、园区管理相对独立、园区规模相对合适、管理机构相对稳定、工作基础相对较好的特色产业园区内推进全面产改。在园区建设产改指导站,举办专题培训班、交流会、实地观摩等活动,着力实现“所有企业参加产改、所有员工参与产改、所有主体协同产改”的目标,现已涌现出无锡惠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、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、江阴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产改新高地。

其中,无锡惠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根据石墨烯新材料、智能制造、光电5G和半导体4个产业集群划分出4个产业链条,每个产业链配备1名产改联络员,实施产改的企业均设产改联络员,建立产改互动机制,整合融通链条内企业党建、工建、活动、培训等资源,有效激发了产改“乘数”效应。这是无锡特色产业园区产改由“单一产业主题”园区迈向“多产业主题”园区的重要步骤。

无锡市总工会指导“多产业主题”园区进一步细分业态,引导园区同类产业、产业链企业探索联盟共建共享机制。整合园区内企业专业优势、资源优势建立“内训基地”;引导园区内企业发挥外联优势,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联建“外训基地”;

推动园区内企业开放自有文体设施,依托园区、骨干企业建立职工服务中心等阵地,组建特色文体队伍,打造特色文体活动,形成特色文体品牌,培育园区内各类兴趣小组和特色俱乐部,形成富有园区特色的文化体系;搭建产改工作交流平台,建立激励相容的园区合作,以更加集约的方式推动特色产业园产改聚能增效。

截至目前,无锡推进产改的特色产业园区已有23个,覆盖企业1780家、职工11万人,1323名园区一线产业工人发展为党员;2万多名职工通过园区内训、外训提升了综合素质;3万名职工在劳动技能竞赛中赛出了水平、提升了技能;职工主题教育活动、文体联办类活动覆盖园区职工近7万人。2023年4月,无锡作为唯一设区市,在全国非公企业产改推进会上交流了园区产改工作经验。

多维发力,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场

“我们在全市率先推动设立惠山区‘工匠日’,成立1亿元的‘惠山工匠’创新培育基金,全面实施新时代‘惠山工匠’培育工程,已评选表彰69位惠山工匠。”无锡市惠山区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董旭告诉记者,惠山区总在全国首创“惠山工匠”激励年金计划,将工匠人才奖励有机融入社会保障体系,并在区职教园区建设惠山工匠学院,在区镇两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惠山工匠学校,在产改企业车间建设惠山工匠学堂,打造工匠孵化场,壮大惠山匠才队伍。

惠山工匠培育机制是无锡工匠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2年,无锡市总工会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4月27日设为无锡工匠日,组织开展无锡工匠日系列主题活动,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工匠、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;依托各类技工院校、龙头企业培训中心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职工培养平台,构建起市级(1家)、市(县)区级(8家)、企业行业级(N家)的“1+8+N”的无锡工匠学院体系,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;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,全市职业院校合作企业超6000家,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00余家,建成市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化实训基地40个,培育全国、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企业58家;安排11.6亿元专账资金,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近244万人次。无锡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经验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典型案例。

与此同时,持续锻造农民工“求学圆梦”品牌,全市参加“求学圆梦行动”企业超5000多家,2.5万多名农民工获得学历提升。推动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制度化、体系化建设,紧贴产业发展需求,创新举办长三角城市暨江苏省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技能竞赛,完善培训、练兵、比武、晋级“四位一体”的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机制,助力4.1万名职工获得技能等级。深入推进职工培训基地建设,累计建成职工教育基地200余家;无锡工会会员教育普惠平台线上课程不断丰富,在线学习职工超935万人次,被全国总工会评为“全国互联网+工会普惠服务创新性平台”。

五年来,这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竞相发力,促进无锡高技能人才喷涌勃发,全市培育选树大国工匠、江苏工匠、无锡工匠170人,514个集体、558人获评全国、省、市五一劳动奖项,388人荣获全国、省、市劳动模范称号,420名职工获得无锡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。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增至138.96万人,高技能人才总量增至55.61万人,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44.18%,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高达40.02%,为攻坚硬科技、做强无锡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