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开云 开云 行业动态

充分发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乘数效应

发布时间:2024-11-07 阅读量:

我国个体工商户与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、遍布城乡,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,更是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8月底,我国个体工商户达1.25亿户,占我国经营主体总数的三分之二。

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,是促进就业、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。在10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委详细介绍了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的有关情况,如创新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、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、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等一系列举措,进一步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。

当前,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。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8月末,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1.9万亿元,较2017年末翻了两番,平均利率累计下降3.5个百分点。到今年9月末,工行、农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、邮储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超2.2万亿元。

近年来,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措施持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,特别是在金融领域,今年以来,各个部门加强协调、多方合力,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。例如,今年年初,金融监管总局为2024年普惠信贷定下保量、稳价、优结构的新任务,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体制机制,保持普惠信贷业务资源投入力度;3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》,旨在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;前不久,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堵点和卡点,金融监管总局专门出台文件,将尽职免责的适用对象扩大到小型微型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等重点领域贷款,切实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减负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
然而,尽管纾困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不断出台,但仍有一些小微企业面临亟待破解的融资难题,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,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乘数效应。

发挥好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乘数效应,要以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。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,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促进就业的现实需要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。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、紧迫性,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法治化办法,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结合,一视同仁地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。

发挥好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乘数效应,要以加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对接为重点。传统信贷模式下,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,而在直接融资方面,则存在上市门槛较高、风险容忍度较低等问题。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需求与市场供给的不匹配。这就要求多部门从供需两端发力,加强融资协调对接,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。具体而言,相关部门要负责总体统筹调度,加强产业政策、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对接协同;地方省市区县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,因地制宜细化方案,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在本地扎实落地;银行层面也要调动行内资源,发挥基层机构的积极性,主动及时地对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。通过各方共同协作,将各项金融便民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,实现信贷资金快速便捷地直达基层,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发挥好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乘数效应,要以积极健全“敢贷、愿贷、能贷、会贷”长效机制为保障。长期以来,在小微企业信贷方面,部分银行出于对风险的担忧以及利润的考量等多种因素,存在着不敢贷、不愿贷的情况。为确保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真正实施到位,就要解决基层信贷人员的顾虑,积极健全“敢贷、愿贷、能贷、会贷”长效机制,将不良容忍度与绩效考核、尽职免责有机结合,优化工作流程,加强内部控制,细化免责情形,切实为信贷人员松绑减负,有效提升基层信贷人员的积极性。

来源:金融时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