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皓
在我的记忆中,元宵总是伴随着年味与乡愁。
连云港的元宵节,总是与海风相伴。咸湿的海风裹挟着糯米的香气,在街巷间飘荡,唤醒人们对这个海滨小城最温暖的记忆。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,却也是年味最浓的时刻。在连云港,这个节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是对海洋文化的独特诠释。家乡的元宵,有着独特的海洋气息。渔家人在制作元宵时,会加入海苔、虾米等海味,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海鲜元宵。这种独特的味道,是连云港人味蕾上最深刻的记忆。清晨的海港边,渔家妇女们围坐在一起,手中揉搓着糯米粉,将大海的馈赠包裹其中。这种融合了陆地与海洋的味道,是对自然的感恩与回馈。元宵的制作过程是一场精心的仪式。糯米要选用本地特产的优质品种,经过反复捶打,直至韧性十足。馅料的调配更是讲究,既要保持海鲜的鲜美,又要与糯米的清香相得益彰。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,代代相传,成为连云港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。
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元宵灯会,灯火与渔火交相辉映。夜幕降临,海港边的灯笼依次亮起,与远处的渔火连成一片,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。灯笼上绘制的图案,多是海洋生物或渔家生活场景,展现着这座海滨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。灯会上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。渔家汉子们表演着传统的舞龙舞狮,龙身蜿蜒如海浪,狮头高昂似船首。孩子们手提鱼形灯笼,在人群中穿梭嬉戏。这些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是对海洋文化的生动诠释。灯火中的文化传承,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。老人们讲述着海神娘娘的传说,教导孩子们制作传统的渔网灯笼。这些活动让年轻一代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让海洋文化得以延续。
元宵节是连云港人最深的乡愁。远在他乡的游子,每到这个时节,总会想起家乡的海风,想起那独特的海鲜元宵。这种思念,是对家乡味道的眷恋,更是对亲情的牵挂。 在时代变迁中,连云港的元宵节也在悄然变化。传统的渔家灯笼逐渐被现代灯饰取代,但那份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始终未变。新一代的连云港人,用新的方式传承着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。 元宵记忆中的文化认同,是连云港人共同的精神纽带。无论身在何处,只要闻到那熟悉的海风,尝到那独特的元宵,就会想起家乡,想起那片蔚蓝的大海。